
动植物油生产废水处理的难点分析
标签:工业废水处理
动植物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,如压榨、精炼、脱胶、蒸馏等环节,会产生大量废水。这类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、悬浮物多、油脂含量丰富、成分复杂等特点,处理难度较大,是食品油脂行业废水治理的重点对象。由于动植物油生产废水中不仅含有大量游离油脂,还包含蛋白质、糖类、胶质、脂肪酸及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,给废水处理系统带来诸多挑战。
首先,废水中高浓度的油脂成分是处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。这些油脂不仅以浮油、分散油形式存在,还可能以乳化油或溶解油的形式稳定存在于水中,难以通过常规物理方法彻底去除。若不加以有效分离,油脂会包裹微生物、影响曝气效率,进而抑制生化处理效果,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。
其次,废水中有机物浓度波动较大,尤其是COD(化学需氧量)和BOD5(生化需氧量)数值较高,一般在1000~4000 mg/L之间,部分工况下甚至更高。由于生产具有间歇性,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剧烈,容易对处理系统造成冲击负荷,影响处理效果和系统稳定性。
此外,部分动植物油生产工艺中会使用酸碱、表面活性剂或漂白剂等化学药剂,导致废水pH波动较大,甚至呈现一定的毒性或抑制性,影响微生物活性。同时,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磷脂、皂脚、色素等难降解成分,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,常规处理手段难以彻底去除,影响出水感官指标和达标率。
面对上述的动植物油生产废水处理难点,近年来工程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处理策略。例如,采用溶气气浮技术可有效去除浮油和乳化油,降低后续系统的负荷;引入深度氧化工艺如芬顿氧化、臭氧催化氧化等,可破坏难降解有机物结构,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;在生化处理阶段,结合厌氧毒性适应菌种或生物强化技术,可提升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和处理效率;对于执行更高排放标准或有资源化需求的企业,还可引入膜分离或活性炭吸附作为深度处理手段,进一步去除微量污染物,确保出水稳定达标。
动植物油生产废水处理技术方案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排水情况、环保监管要求及厂区运行条件进行系统设计。一个匹配度高、运行稳定的处理系统不仅能实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,还能通过节能优化与资源回收,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。
南京盛煌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废水处理19年,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服务能力,能够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动植物油生产废水处理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实现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如果您也有动植物油生产废水处理的需求,欢迎咨询盛煌环保工程师。盛煌环保工程师联系电话:辛工:13915667955 张工:13915937955